风扇是一种用于散热的电器,风扇的转速越快散热效果越好,但产生的噪音越大。现存技术中,交流风扇一般没有调速 或者用多抽头变压器来实现风扇调速。如果不调速,在温度较低的情况下仍是全速运转,这样影响风扇寿命,造成电力资源浪费及产生不必要的噪音;有的交流风扇使用多抽头变压器来调速,成本相比来说较高,且占用体积较大。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避免现存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交流风扇调速电路,该电路简单,在实现交流风扇可调速的前提下减少相关成本、缩小体积、减少噪音、提高电力资源的使用效率。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交流风扇调速电路,包括温度检测器和分压电路,温度检测器与分压电路连接,其特征是还包括电容降压调速控制电路,电容降压调速控制电路包括使用电容降压的多个调速控制支路,各个调速控制支路均具有比较电压输入端,各个调速控制支路分别由不同的输入电压启动并分别输出不同的电压,分压电路有多个不同电压的电压输出端分别与各个调速控制支路的比较电压输入端对应连接,电容降压调速控制电路的每个调速控制支路的输出端与交流风扇连接。优选的,电容降压调速控制电路包括第一档调速控制支路、第二档调速控制支路和第三档调速控制支路,其中第二档调速控制支路有两个比较电压输入端,分压电路有四个电压输出端,第一档调速控制支路的比较电压输入端与分压电路的第一个电压输出端连接,第二档调速控制支路的第一个比较电压输入端与分压电路的第二个电压输出端连接,第二档调速控制支路的第二个比较电压输入端与分压电路的第三个电压输出端连接,第三档调速控制支路的比较电压输入端与分压电路的第四个电压输出端连接,电容降压调速控制电路的直流供取电端与直流电源VDD连接,电容降压调速控制电路的交流取电端与市电连接。另一优选的,温度检测器设置为负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RT。更优选的,分压电路包括电阻R1、电阻R2、电阻R3和电阻R4,电阻Rl —端与热敏电阻RT连接,热敏电阻RT与直流电源VDD连接,电阻Rl另一端电阻R2 —端连接,电阻R2另一端与电阻R3 —端连接,电阻R3另一端与电阻R4 —端连接,电阻R4另一端与电源地连接。进一步的,第一档调速控制支路包括第四比较单元U3D,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16、电阻R20、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8、三极管Q1、电容Cl和继电器RYl ;电阻R5 —端、第四比较单元U3D的3脚、电阻R7 —端、继电器RYl的3脚、二极管D2负极与直流电源VDD连接,继电器RYl的I脚与市电连接,第四比较单元U3D的10脚与电阻R4 —端连接,电阻R5另一端与电阻R6 —端、第四比较单兀U3D的11脚、电阻R16 —端连接,电阻R16另一端与二极管Dl负极连接,二极管Dl正极与第四比较单元U3D的13脚、电阻R7另一端、二极管D8正极连接,二极管D8负极与三极管Ql基极连接,三极管Ql集电极与二极管D2正极、继电器RYl的4脚连接,继电器RYl的2脚与电容Cl 一端、电阻R20 一端连接,电容Cl另一端、电阻R20另一端与交流风扇连接,电阻R6另一端、三极管Ql发射极与电源地连接。更进一步的,第二档调速控制支路包括第二比较单元U3B、第三比较单元U3C、电阻R8、电阻R9、电阻R19、电阻R10、电阻R11、电阻R12、电阻R18、电阻R21、二极管D3、二极管D4、二极管D5、二极管D10、二极管D11、二极管D12、三极管Q2、电容C2和继电器RY2 ;电阻R8 —端、电阻RlO —端、电阻R12 —端、继电器RY2的3脚、二极管D3负极与直流电源VDD连接,继电器RY2的I脚与市电连接,第二比较单元U3B的6脚与电阻R2 —端连接,第三比较单元U3C的9脚与电阻Rl —端连接,电阻RlO另一端与电阻Rll —端、第二比较单元U3B的7脚、电阻R18 —端连接,电阻R18另一端与二极管D4负极连接,二极管 D4正极与二极管Dll正极、二极管D12正极、二极管D5正极、电阻R12另一端、二极管DlO正极连接,二极管Dll负极与第二比较单元U3B的I脚连接,二极管DlO负极与三极管Q2基极连接,三极管Q2集电极与二极管D3正极、继电器RY2的4脚连接,继电器RY2的2脚与电容C2 —端、电阻R21 —端连接,电容C2另一端、电阻R21另一端与交流风扇连接;电阻R8另一端与电阻R9 —端、第三比较单元U3C的8脚、电阻R19 —端连接,电阻R19另一端与二极管D5负极连接,二极管D12负极与第三比较单元U3C的14脚连接,电阻Rll另一端、三极管Q2发射极、电阻R9另一端与电源地连接。另一更进一步的,第三档调速控制支路包括第一比较单元U3A、电阻R13、电阻R14、电阻R15、电阻R17、电阻R22、二极管D7、二极管D6、二极管D9、三极管Q3、电容C3和继电器RY3 ;电阻Rl3 —端、电阻Rl5 —端、继电器RY3的3脚、二极管D6负极与直流电源VDD连接,继电器RY3的I脚与市电连接,第一比较单元U3A的4脚与电阻R3 —端连接,电阻Rl3另一端与电阻R14 —端、第一比较单兀U3A的5脚、电阻R17 —端连接,电阻R17另一端与二极管D7负极连接,二极管D7正极与第一比较单元U3A的2脚、电阻R15另一端、二极管D9正极连接,二极管D9负极与三极管Q3基极连接,三极管Q3集电极与二极管D6正极、继电器RY3的4脚连接,继电器RY3的2脚与电容C3 —端、电阻R22 —端连接,电容C3另一端、电阻R22另一端与交流风扇连接,电阻R14另一端、三极管Q3发射极与电源地连接。更进一步的,直流电源VDD为12伏。本实用新型的的有益效果如下一种交流风扇调速电路,包括温度检测器和分压电路,温度检测器与分压电路连接,还包括电容降压调速控制电路,电容降压调速控制电路包括使用电容降压的多个调速控制支路,各个调速控制支路均具有比较电压输入端,各个调速控制支路分别由不同的输入电压启动并分别输出不同的电压,分压电路有多个不同电压的电压输出端分别与各个调速控制支路的比较电压输入端对应连接,电容降压调速控制电路的每个调速控制支路的输出端与交流风扇连接,通过温度检测器检测散热器温度,通过分压电路输出相应的电压,用来导通电容降压调速控制电路的其中一个支路,通过每个支路的不同电容降压后将该电压输出给交流风扇实现调速,该电路简单,在实现交流风扇可调速的前提下减少相关成本、缩小体积、减少噪音、提高电力资源的使用效率。
利用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内容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档调速控制支路的电路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档调速控制支路的电路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档调速控制支路的电路图。在图I至图5中包括有温度检测器I、分压电路2、电容降压调速控制电路3、第一档调速控制支路31、第二档调速控制支路32、第三档调速控制支路33。
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I。一种交流风扇调速电路,如图I所示,包括温度检测器I和分压电路2,温度检测器I与分压电路2连接,还包括电容降压调速控制电路3,电容降压调速控制电路3包括使用电容降压的多个调速控制支路,各个调速控制支路均具有比较电压输入端,各个调速控制支路分别由不同的输入电压启动并分别输出不同的电压,分压电路2有多个不同电压的电压输出端分别与各个调速控制支路的比较电压输入端对应连接,电容降压调速控制电路3的每个调速控制支路的输出端与交流风扇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温度检测器I检测散热器温度,通过分压电路2输出相应的电压,用来导通电容降压调速控制电路3的其中一个支路,电容降压调速控制电路3通过每个支路的不同电容降压后将该电压输出给交流风扇实现调速,该电路简单,在实现交流风扇可调速的前提下减少相关成本、缩小体积、减少噪音、提高电力资源的使用效率。具体地,如图2所示,电容降压调速控制电路3包括第一档调速控制支路31、第二档调速控制支路32和第三档调速控制支路33,其中第二档调速控制支路32有两个比较电压输入端,分压电路2有四个电压输出端,第一档调速控制支路31的比较电压输入端与分压电路2的第一个电压输出端连接,第二档调速控制支路32的第一个比较电压输入端与分压电路2的第二个电压输出端连接,第二档调速控制支路32的第二个比较电压输入端与分压电路2的第三个电压输出端连接,第三档调速控制支路33的比较电压输入端与分压电路3的第四个电压输出端连接,第一档调速控制支路31的输出端、第二档调速控制支路32的输出端和第三档调速控制支路33的输出端均与交流风扇连接,电容降压调速控制电路3的直流供取电端与直流电源VDD连接,电容降压调速控制电路3的交流取电端与市电连接。温度检测器I设置为负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RT。分压电路2包括电阻R1、电阻R2、电阻R3和电阻R4,电阻Rl —端与热敏电阻RT连接,热敏电阻RT与直流电源VDD连接,电阻Rl另一端与电阻R2 —端连接,电阻R2另一端与电阻R3 —端连接,电阻R3另一端与电阻R4 —端连接,电阻R4另一端与电源地连接。如图3所示,第一档调速控制支路31包括第四比较单元U3D,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16、电阻R20、二极管Dl、二极管D2、二极管D8、三极管Ql、电容Cl和继电器RYl ;电阻R5 —端、第四比较单元U3D的3脚、电阻R7 —端、继电器RYl的3脚、二极管D2负极与直流电源VDD连接,继电器RYl的I脚与市电连接,第四比较单元U3D的10脚与 电阻R4 —端连接,电阻R5另一端与电阻R6 —端、第四比较单兀U3D的11脚、电阻R16 —端连接,电阻R16另一端与二极管Dl负极连接,二极管Dl正极与第四比较单元U3D的13脚、电阻R7另一端、二极管D8正极连接,二极管D8负极与三极管Ql基极连接,三极管Ql集电极与二极管D2正极、继电器RYl的4脚连接,继电器RYl的2脚与电容Cl 一端、电阻R20 一端连接,电容Cl另一端、电阻R20另一端与交流风扇连接,电阻R6另一端、三极管Ql发射极与电源地连接。如图4所示,第二档调速控制支路32包括第二比较单元U3B、第三比较单元U3C、电阻R8、电阻R9、电阻R19、电阻R10、电阻R11、电阻R12、电阻R18、电阻R21、二极管D3、二极管D4、二极管D5、二极管D10、二极管D11、二极管D12、三极管Q2、电容C2和继电器RY2 ;电阻R8 —端、电阻RlO —端、电阻R12 —端、继电器RY2的3脚、二极管D3负极与直流电源VDD连接,继电器RY2的I脚与市电连接,第二比较单元U3B的6脚与电阻R2 —端连接,第三比较单元U3C的9脚与电阻Rl —端连接,电阻RlO另一端与电阻Rll —端、第二比较单元U3B的7脚、电阻R18 —端连接,电阻R18另一端与二极管D4负极连接,二极管D4正极与二极管Dll正极、二极管D12正极、二极管D5正极、电阻R12另一端、二极管DlO正极连接,二极管Dll负极与第二比较单元U3B的I脚连接,二极管DlO负极与三极管Q2基极连接,三极管Q2集电极与二极管D3正极、继电器RY2的4脚连接,继电器RY2的2脚与电容C2 —端、电阻R21 —端连接,电容C2另一端、电阻R21另一端与交流风扇连接;电阻R8另一端与电阻R9 —端、第三比较单元U3C的8脚、电阻R19 —端连接,电阻R19另一端与二极管D5负极连接,二极管D12负极与第三比较单元U3C的14脚连接,电阻Rll另一端、三极管Q2发射极、电阻R9另一端与电源地连接。如图5所示,第三档调速控制支路33包括第一比较单元U3A、电阻R13、电阻R14、电阻R15、电阻R17、电阻R22、二极管D7、二极管D6、二极管D9、三极管Q3、电容C3和继电器RY3 ;电阻Rl3 —端、电阻Rl5 —端、继电器RY3的3脚、二极管D6负极与直流电源VDD连接,继电器RY3的I脚与市电连接,第一比较单元U3A的4脚与电阻R3 —端连接,电阻Rl3另一端与电阻R14 —端、第一比较单兀U3A的5脚、电阻R17 —端连接,电阻R17另一端与二极管D7负极连接,二极管D7正极与第一比较单元U3A的2脚、电阻R15另一端、二极管D9正极连接,二极管D9负极与三极管Q3基极连接,三极管Q3集电极与二极管D6正极、继电器RY3的4脚连接,继电器RY3的2脚与电容C3 —端、电阻R22 —端连接,电容C3另一端、电阻R22另一端与交流风扇连接,电阻R14另一端、三极管Q3发射极与电源地连接。第一比较单元U3A、第二比较单元U3B、第三比较单元U3C和第四比较单元U3D组成一个比较器,该比较器的型号为LM339,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二极管D4、二极管D5、二极管D6、二极管D7、二极管D8、二极管D9、二极管D10、二极管D11、二极管D12的型号均为IN4148,三极管Q1、三极管Q2、三极管Q3的型号均为MPS8050。负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RT为15千欧、电阻Rl为2千欧,电阻R2为2千欧、电子R3为2千欧、电子R4为3千欧、电阻R5为10千欧、电阻R6为2. 4千欧、电阻R7为10千欧、电阻R16为510欧、电阻R20为510千欧、电阻R13为10千欧、电阻R14为12千欧、电阻R15为10千欧、电阻R17为510欧、电阻R22为510千欧、电阻R8为10千欧、电阻R9为
9.I千欧、电阻R19为510欧、电阻RlO为10千欧、电阻Rll为20. 7千欧、电阻R12为5. I千欧、电阻R18为510欧、电阻R21为510千欧、电容Cl为0. 82微法,电容C2为I微法,电 容C3为I. 2微法。本实施例中,直流电源VDD为12伏。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I.在分压电路2中,负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RT (简称热敏电阻RT)根据气温变化阻值在变化,温度越高阻值越低,温度越低阻值越高,25°C时对应阻值15K,40°C时对应阻值7. 73K,70°C时对应阻值2. 38K,根据分压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进行分压计算A,B,C,D四路输出。VDD为稳定DC12V电源,根据热敏电阻RT检测到散热器温度为40°C时对应阻值7. 73K, 70°C时对应阻值2. 38K,根据分压电阻Rl,R2,R3,R4进行分压计算出A,B,C,D对应的电压值。2.当热敏电阻RT检测到散热器温度不高于40°C时,根据图2计算出A点电压为
2.15V,电阻R5、电阻R6分的基准电压为2. 32V,第四比较单元U3D的11脚同向端电压高于第四比较单元U3D的10脚反相端电压,故第四比较单元U3D的13脚出高电平,直流电源VDD经过电阻R7,二极管D8到三极管Ql的基极,三极管Ql导通,继电器RYl线圈得电吸合,故交流市电经过电容Cl降压后的电压Ul加到风扇上,使得交流风扇转速较慢。随着热敏电阻RT检测到散热器的温度越来越低,热敏电阻RT的阻值越大,根据图2分压电路2的A点的电压越来越低,故继电器RYl —直导通,继电器RY2、继电器RY3不导通,随着温度慢慢的升高,高于40°C时,根据图2分压电路2的A点的电压慢慢的升高,第四比较单元U3D的11脚同向端电压低于第四比较单元U3D的10脚反相端,故第四比较单元U3D的13脚出低电平,三极管Ql不导通,继电器RYl关断。(此时40°C彡T ( 70°C继电器闭合风扇加速运转)3.随着热敏电阻RT检测到散热器的温度慢慢的升高,当40°C彡T彡70°C时,继电器RYl断开,继电器RY2吸合,此时风扇两端的电压为市电经过电容C2降压后的电压,Cl C2(容量),根据电容容抗Xe = 1/(2 31 fC),Xc的单位是欧姆,风扇两端电压U2 Ul(继电器RYl吸合,电容Cl工作时),故风扇转速比在热敏电阻RT检测到散热器温度不高于40°C时有所增加。第二比较单元U3B的7脚基准电压为8. IV,第二比较单元U3B的6脚反相端电压随温度的升高逐渐升高,当温度为40°C时,第二比较单元U3B的6脚D点电压为5. 02V,第二比较单元U3B的7脚电压高于第二比较单元U3B的6脚电压,第二比较单元U3B的I脚输出高电平,随着温度的升高电压慢慢的升高,当温度为70°C时,第二比较单元U3B的6脚D点电压为7. 38V,第二比较单元U3B的I脚仍输出高电平;第三比较单元U3C的8脚基准电压为5. 75V,第三比较单元U3C的9脚同相端电压为随温度的升高逐渐升高,当温度为40°C时,第三比较单元U3C的9脚D点电压为6. 45V,二极管D12的0. 7V压降,第三比较单元U3C的14脚输出高电平,随着温度的升高电压慢慢的升高,当热敏电阻RT检测到散热器的温度等于70°C时,第三比较单元U3C的9脚D点电压为9. 49V,所以第三比较单元U3C的14脚输出高电平;故当温度为40°C彡T ( 70°C时,第二比较单元U3B的I脚和第三比较单元U3C的14脚同时输出高电平,根据二极管D11、二极管D12组成的与门关系,直流电压VDD电压经过二极管DlO后加到三极管Q2基极上,三极管Q2导通,继电器RY2吸合,此时风扇两端的电压为市电经过电容C2降压后的电压,Cl C2(容量),根据电容容抗Xe = I/ (2 JifC),Xe的单位是欧姆,风扇两端电压U2 Ul (继电器RYl吸合,电容Cl工作时),故风扇转速比在热敏电阻RT检测到散热器温度不高于40°C时有所增加。 4.随着热敏电阻RT检测到散热器的温度慢慢的升高,当温度高于70°C时,第三比较单元U3C的14脚仍输出高电平,C点的电压随着温度上升,电压也相应升高,C点电压高于
7.38V,由于二极管Dll的压降为0. 7,所以此时第二比较单元U3B的I脚输出低电平,根据二极管D11、二极管D12组成的与门关系,二极管DlO不导通,继电器RY2断开,继电器RY3吸合,此时风扇两端的电压为市电经过电容C3降压后的电压,C2 C3 (容量),根据电容容抗Xc = I/ (2iifC),Xe的单位是欧姆,风扇两端电压U3 U2 (继电器RY2吸合,电容C2工作时),故风扇转速比在热敏电阻RT检测到散热器温度不高于70°C有所增加。原理和温度不高于40°C时一样,因此不再重复叙述。本实施例的电阻R15为电容Cl的泄放电阻,电阻R14为电容C2的泄放电阻,电阻R13为电容C3的泄放电阻,二极管D8防止三极管Ql误动作,二极管D9防止三极管Q3误动作,二极管DlO防止三极管Q2误动作,二极管D2为继电器RYl的钳位二极管,二极管D6为继电器RY3的钳位二极管,二极管D3为继电器RY3的钳位二极管。二极管D1、二极管D7、二极管D4、二极管D5、电阻R16、电阻R17、电阻R18、电阻R19为反馈电路,加大回差电压,防止继电器在临界点来回切换。以上仅是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在此基础上的等同技术方案仍落入申请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交流风扇调速电路,包括温度检测器和分压电路,温度检测器与分压电路连接,其特征是还包括电容降压调速控制电路,电容降压调速控制电路包括使用电容降压的多个调速控制支路,各个调速控制支路均具有比较电压输入端,各个调速控制支路分别由不同的输入电压启动并分别输出不同的电压,分压电路有多个不同电压的电压输出端分别与各个调速控制支路的比较电压输入端对应连接,电容降压调速控制电路的每个调速控制支路的输出端与交流风扇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交流风扇调速电路,其特征是电容降压调速控制电路包括第一档调速控制支路、第二档调速控制支路和第三档调速控制支路,其中第二档调速控制支路有两个比较电压输入端,分压电路有四个电压输出端,第一档调速控制支路的比较电压输入端与分压电路的第一个电压输出端连接,第二档调速控制支路的第一个比较电压输入端与分压电路的第二个电压输出端连接,第二档调速控制支路的第二个比较电压输入端与分压电路的第三个电压输出端连接,第三档调速控制支路的比较电压输入端与分压电路的第四个电压输出端连接,电容降压调速控制电路的直流供取电端与直流电源VDD连接,电容降压调速控制电路的交流取电端与市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交流风扇调速电路,其特征是温度检测器设置为负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RT。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交流风扇调速电路,其特征是分压电路包括电阻R1、电阻R2、电阻R3和电阻R4,电阻Rl —端与热敏电阻RT连接,热敏电阻RT与直流电源VDD连接,电阻Rl另一端电阻R2 —端连接,电阻R2另一端与电阻R3 —端连接,电阻R3另一端与电阻R4 —端连接,电阻R4另一端与电源地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交流风扇调速电路,其特征是第一档调速控制支路包括第四比较单元U3D,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16、电阻R20、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8、三极管Ql、电容Cl和继电器RYl ; 电阻R5 —端、第四比较单元U3D的3脚、电阻R7 —端、继电器RYl的3脚、二极管D2负极与直流电源VDD连接,继电器RYl的I脚与市电连接,第四比较单元U3D的10脚与电阻R4 —端连接,电阻R5另一端与电阻R6 —端、第四比较单元U3D的11脚、电阻R16 —端连接,电阻R16另一端与二极管Dl负极连接,二极管Dl正极与第四比较单元U3D的13脚、电阻R7另一端、二极管D8正极连接,二极管D8负极与三极管Ql基极连接,三极管Ql集电极与二极管D2正极、继电器RYl的4脚连接,继电器RYl的2脚与电容Cl 一端、电阻R20一端连接,电容Cl另一端、电阻R20另一端与交流风扇连接,电阻R6另一端、三极管Ql发射极与电源地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交流风扇调速电路,其特征是第二档调速控制支路包括第二比较单元U3B、第三比较单元U3C、电阻R8、电阻R9、电阻R19、电阻R10、电阻R11、电阻R12、电阻R18、电阻R21、二极管D3、二极管D4、二极管D5、二极管D10、二极管D11、二极管D12、三极管Q2、电容C2和继电器RY2 ; 电阻R8 —端、电阻RlO —端、电阻R12 —端、继电器RY2的3脚、二极管D3负极与直流电源VDD连接,继电器RY2的I脚与市电连接,第二比较单元U3B的6脚与电阻R2 —端连接,第三比较单元U3C的9脚与电阻Rl —端连接,电阻RlO另一端与电阻Rll —端、第二比较单元U3B的7脚、电阻R18 —端连接,电阻R18另一端与二极管D4负极连接,二极管D4正极与二极管Dll正极、二极管D12正极、二极管D5正极、电阻R12另一端、二极管DlO正极连接,二极管Dll负极与第二比较单元U3B的I脚连接,二极管DlO负极与三极管Q2基极连接,三极管Q2集电极与二极管D3正极、继电器RY2的4脚连接,继电器RY2的2脚与电容C2 —端、电阻R21 —端连接,电容C2另一端、电阻R21另一端与交流风扇连接; 电阻R8另一端与电阻R9 —端、第三比较单元U3C的8脚、电阻R19 —端连接,电阻R19另一端与二极管D5负极连接,二极管D12负极与第三比较单元U3C的14脚连接,电阻Rll另一端、三极管Q2发射极、电阻R9另一端与电源地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交流风扇调速电路,其特征是第三档调速控制支路包括第一比较单元U3A、电阻R13、电阻R14、电阻R15、电阻R17、电阻R22、二极管D7、二极管D6、二极管D9、三极管Q3、电容C3和继电器RY3 ; 电阻Rl3 —端、电阻Rl5 —端、继电器RY3的3脚、二极管D6负极与直流电源VDD连接,继电器RY3的I脚与市电连接,第一比较单元U3A的4脚与电阻R3 —端连接,电阻R13另一端与电阻R14 —端、第一比较单兀U3A的5脚、电阻R17 —端连接,电阻R17另一端与二 极管D7负极连接,二极管D7正极与第一比较单元U3A的2脚、电阻R15另一端、二极管D9正极连接,二极管D9负极与三极管Q3基极连接,三极管Q3集电极与二极管D6正极、继电器RY3的4脚连接,继电器RY3的2脚与电容C3 —端、电阻R22 —端连接,电容C3另一端、电阻R22另一端与交流风扇连接,电阻R14另一端、三极管Q3发射极与电源地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交流风扇调速电路,其特征是直流电源VDD为12伏。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源电路应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交流风扇调速电路,其电路包括温度检测器和分压电路,还包括电容降压调速控制电路,电容降压调速控制电路包括使用电容降压的多个调速控制支路,各个调速控制支路分别由不同的输入电压启动并分别输出不同的电压,电容降压调速控制电路的每个调速控制支路的输出端与交流风扇连接,通过温度检测器检测散热器温度,通过分压电路输出相应的电压,用来导通电容降压调速控制电路的其中一个支路,通过每个支路的不同电容降压后将该电压输出给交流风扇实现调速,该电路简单,在实现交流风扇可调速的前提下减少相关成本、缩小体积、减少噪音、提高电力资源的使用效率。